鹤山市将迎来新一轮“龙舟水”,为做好农业生产汛期防灾减灾工作,各农户需及早制定和采取防御措施,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。
有条件的应该当天排水,先排高田,使苗尖尽早露出水面。如是阴天可一次排干水,如是高温烈日天气,不可一次排干水,要保留适当水层,分步排水,防治稻苗突然失水死亡。
退水后及时清理稻田的垃圾,防止垃圾堆积在稻田影响耕作,防止垃圾缠绕稻苗,影响稻苗恢复生长;有条件的可在退水时及时清洗稻叶上的泥沙,并进行补苗。如果缺苗严重,可将几块田并为一块田,空出的田块进行改种或补种。
增施速效肥,促进分蘖和生长发育。由于受淹后水稻根系吸收能力差,施肥要采取“少吃多餐”的方法,不可一次施肥太多。还可采用喷施叶面肥或水肥。
水稻受淹后叶片损伤,病菌、害虫易侵入,要密切注意病虫测报信息,做好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防治工作。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,同时做好防鼠工作。
(一)开沟排水。洪水退后,低洼地仍有积水,应及时挖沟疏渠,行间开沟70-80cm,保证水沟低于根系层30-40cm,排除积水,加速表土干燥。
(二)扶树洗叶。对被洪水冲倒的树要尽快扶正,外露根系重新埋入土中,搞好培土覆盖。必要时还可架设支柱防止摇动。清除树上杂物及病枯枝叶,洗去叶面泥土,及早剪除枯叶。
(三)适时松土。水淹后园土板结,根系缺氧,应及时松土。但如土壤粘重,积水排除后不宜立即下地作业。先清除树盘淤泥后进行树盘或全园耕翻。翻土深度不宜过深,以免过多伤根,一般以10cm左右为宜。对粘性较大的土壤或心土有不透水层可换土改良。
(四)根外追肥。受涝后根系受损,吸收肥水能力较弱,不宜立即根施肥料。可结合病虫防治,在药液中加0.3%-0.4%尿素和0.2%-0.3%磷酸二氢钾喷布叶面,每隔10天左右一次,连喷2-3次。待树势恢复后,再施腐熟的饼肥或尿素,诱发新根。
(五)适度修剪。树体、长势正常的成年树,可只剪除黄叶枯枝,任其挂果。幼树、衰弱树或病害严重树应摘去部分或全部果实。可配合抹芽控梢,促发健壮秋梢。
(六)树干涂白。果树受涝后容易引起大量枯落叶,主干主枝暴露于烈日下,易发生日灼。可用生石灰、石硫合剂、食盐和水配成石灰浆涂刷主干,同时还可防止天牛等害虫在枝干上产卵。
(七)病虫防治。淹水时间过长易诱发脚腐病和树脂病,引起枝干裂皮流胶,招致天牛等害虫产卵。对病树可挖土晾根,刮治病斑,即用刮刀将病斑刮除至健部约2cm处,然后用杀菌剂进行伤口消毒,再涂以波尔多浆。脚腐病特别严重时,可采用靠接换砧方法挽救,树冠喷布杀菌剂(80%大生WC800倍液或80%代森锰锌WC800倍液或50%多菌灵WC800-1000倍液等)保护。同时,要注意对蚜虫、螨类的防治工作。
(一)确认灾情,制定方案。对于受灾严重、面临绝收的田块,应及时清理田间的作物残体和杂物,用约每亩15公斤的石灰进行土壤消毒。清理消毒后首先考虑安排种植菜心、小白菜、青菜、萝卜苗等短期叶菜类蔬菜。也可以重新调节茬口,安排适宜种植的蔬菜。
(二)加强管理,清洁田园。对于受灾后还能恢复生长的蔬菜,要加强管理,尽快做好田园清洁工作。首先要扶正固定植株,摘除烂叶、老叶、黄叶以及残枝病叶,防止植株继续腐败、发臭,减少病原。其次要保持田间通风透光,降低湿度,对于叶片表面附着污泥等,可用清水结合病虫害防治药剂喷雾进行冲洗,保证植株叶片的通风透光,减轻危害。再次,要疏松土壤,适当进行田间中耕和培土,增加土壤透气性,并注意尽量不要伤根。同时,由于受灾后植株生长较弱,暴晒后植株容易失水萎蔫,晴天中午可用遮阳网覆盖遮阴,或适当淋“过午水”。
(三)综合防治病虫害。受淹后植株组织受到伤害,容易引起软腐病、霜霉病、炭疽病、疫病、叶斑病及各类生理性病害发生,要针对不同品种、受害程度及时喷施高效低毒、低残留的农药。可用30%氧氯化铜悬浮剂300倍液,或77%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64%杀毒矾800倍液,或68%金雷多米尔·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,等药剂防治,每隔5~7天喷1次,连续喷3次。注意要合理使用农药,保证产品质量安全。
(四)合理施肥,防止伤根。宜在植株恢复生长后结合中耕合理施肥,有机-无机肥相结合,适时补施全营养肥料,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避免偏施氮肥。同时可以根外追肥,如尿素0.2~03%液,或磷酸二氢钾0.1~0.2%液,或草木灰浸出液1~3%,或0.1~0.2%氨基酸类、腐殖酸类肥料,或0.2%海藻素等液体肥料。
(五)抢收、补种、改种。可以收获上市蔬菜要抢收上市,减少损失。部分受损菜地要及时补苗补种,完全损毁菜地要因地制宜改种其他作物。
(一)修复茶园梯地。受山洪经流冲刷沟坎、坍塌和毁坏的坡地、茶行、工作道等及时填土修复,加固。
(二)排除淤积、积水。根据积水情况开沟排水;同时清理水灾遗留的杂物,防止病虫害滋生和影响茶园田间劳作。
(三)清洗枝叶。一是在下雨的时间自然淋洗,同时辅助人工用扫帚助洗;二是采取喷雾器人工喷洗或茶园已有的喷灌设施进行喷洗茶树。注意先检测一下喷洗用水的水质情况再使用,尽量使用自来水或经过沉淀后的清水。
(四)浅耕松土。天晴两天时,应进行浅耕,辅助锄草、培蔸、松土等措施。锄地必须及时,应在雨停后一个星期内完成。
(六)固定植株。对由于大风造成茶树根部周边有松土现象的,要进行固定、培土,将茶树扶植回原位,用泥土重新固定,淋水。
(七)防治病虫害。对于损伤折断的茶树枝条,及时剪除并清理出茶园,防止引发病害;茶树灾后容易诱发小绿叶蝉危害,应及时监测防控。
1.露地盆花。及时倒掉排水不畅盆花中的积水,开大排水孔,迅速排除场内积水。
2.淹水花场。对淹水的花场,开沟疏渠,迅速排除场内积水,降低地下水位,加速表土干燥。必要时挖深水沟,开启排水机器设备实行强排,迅速排除积水。
3.场地整理。及时清除被水冲进花场的枯枝、杂物、死亡的动植物和淤泥、杂草,并做好场地消毒,防止病虫害滋生。
倾斜苗木要及时扶正,并设支架支撑固定;外露根系的要做好培土覆盖;根系受损严重的花木应该及时疏枝剪叶,减少蒸发,树枝断裂及时剪除。
1.适时松土。水淹后盆花盆土、花圃土壤板结,易引起根系缺氧,待盆土、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,及时松土。
2.适度修剪。淹水后根系受到伤害,吸收水分、养料的能力减弱,修剪可以减少受涝树枝叶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。修剪量要根据受害程度确定,受害重树除进行重剪外,观花、观果花木还应摘去部分或全部花或果实。
3.盆花处理。对已受涝灾露地土栽盆花,在盆面撒施草木灰或干土,降低根部含水量,促进恢复代谢功能。对积水时间较长已受涝灾露地土栽盆花,应及时把湿土砣磕出,剔除湿泥,把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外,适当向枝叶喷水,三四天后待植株恢复活力后,重新换土上盆。对淹水较长时间设施栽培盆花,要扶正,冲洗盆花,去除盆内淤泥、污染物等。同时,要冲洗场地淤泥,用次氯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晒地面、床架及相应设施,浸泡的盆具也做消毒处理,并用恶霉灵+多菌灵混合溶液等药剂喷洒植株做防病处理。
4.肥水管理。灾后前期宜进行根外追肥,可选用0.1%-0.2%磷酸二氢钾、0.3%尿素,及其他市售叶面肥等进行根外追肥,每隔5天左右一次,连喷2-3次。待树势恢复后,再土施腐熟人畜粪尿、饼肥或尿素,促发新根。水淹后,苗木根系受损,吸收肥水能力较弱,不宜立即进行土壤根部施肥。
1.及时排水,并改善棚内通风条件,降低盆中基质湿度,形成不利于病菌生长和扩繁小环境。
5.施用药剂进行常规预防,并根据花卉常发病虫和监测情况针对性使用农药防治,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流行。
(一)及时修复水毁设施。对洪水冲毁的池塘,及时清除淤泥、消毒塘体,对池埂、堤坝和沟渠进行加高、加宽、加固,防止再次溃口或被冲毁,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准备工作。
(二)强化消毒防止疫病。洪灾后的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浆、地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外来水源等,水体浑浊,透明度低,病原菌复杂繁多,为防止灾后疫病爆发与传播,要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。水体消毒可定期使用生石灰、二氧化氯、二溴海因等国标渔用药物全池泼洒,并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。
(三)加强水质监测调控。增配增氧设施。定期泼洒生石灰,适时使用光合细菌、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,以改善水质及底质;种植水浮莲、空心菜等浮性水生植物,净化池塘水质。
(四)死鱼无害化处理。洪灾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,应及时打捞死鱼,并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,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、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、集中高温处理等。水灾过后,还应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,对打捞死鱼的工具、器皿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疫病爆发。
(一)全面消毒灭源。暴雨过后,被洪水浸泡过的畜禽养殖场极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,养殖户要严格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,及时清理积水、淤泥、粪便等,连续一周对全场及周边环境、生产工具、车辆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,同时注意对饮水管道、水井及储水池进行消毒,确保饮水安全。
(二)及时修复栏舍。要尽快疏通养殖场的排水通道,排除栏舍内的积水,及时修复、加固破损栏舍,排查安全隐患,检修电路,防止电线损坏,发现险情及时转移猪群,并做好警示。
(三)清理浸水饲料。仓库进水,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,饲料极易霉变。灾后要尽快清理仓库,分拣原料,受潮饲料原料视情况加以晾晒、除霉处理,并选择优质霉菌毒素吸附剂加以处理。被污水浸泡、发生霉变的饲料和原料不得饲喂,防止因其对猪场再度造成更大的危害。保持仓库干燥,可选择生石灰等干燥剂吸潮,若有必要可考虑应用工业抽湿机。
(四)强化灾后防疫。为防止灾后牲畜口蹄疫、猪瘟、猪链球菌、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发生,应严格执行强制免疫措施,组织开展灾后免疫注射工作。对重大疫病实施紧急免疫,确保免疫密度,提高免疫保护水平。
(五)加强饲养管理。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,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。保持栏舍内的卫生,及时清理粪便,做好通风及保暖工作,尽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、地面干燥,防止湿度过大和氨气过多而引发疾病。